物化性質
碳酸氫銨是一種無色或淺色化合物,呈粒狀,板狀或柱狀結晶,比重1.57,容重0.75,較硫酸銨(0.86)輕,略重于粒狀尿素(0.66)易溶于水,0℃時溶解度為11.3%;20℃時為21%;40℃時為35%。
白色斜方晶系或單斜晶系結晶體。無毒。有氨臭。密度1.58g/cm3。能溶于水,水溶液呈堿性,不溶于乙醇。性質不穩定,36℃以上分解為二氧化碳、氨和水,60℃可以分解完。有吸濕性,潮解后分解加快。
碳酸氫銨的化學性質不很穩定。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,生成氨氣(NH3)、水(H2O)、二氧化碳(CO2)。化學方程式為:NH4HCO3==加熱==NH3↑+H2O+CO2↑ 其中氨氣有特殊的氨臭味,所以在長期堆放碳酸氫銨化肥的地方會有刺激性氣味。
因為碳酸氫銨是一種碳酸鹽,所以一定不能和酸一起放置,因為酸會和碳酸氫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,使碳酸氫銨變質。但是也有農村利用碳酸氫銨能和酸反應這一性質,將碳酸氫銨放在蔬菜大棚內,將大棚密封,并將碳酸氫銨置于高處,加入稀鹽酸。這時,碳酸氫銨會和鹽酸反應,生成氯化銨(NH4Cl)、水(H2O)和二氧化碳(CO2)。二氧化碳可促進植物光合作用,增加蔬菜產量,而生成的氯化銨也可再次作為肥料使用。
碳酸氫銨的化學式中有銨根離子(NH4+,即帶1單位正電荷),是一種銨鹽,而銨鹽不可以和堿供放一處,所以碳酸氫銨切忌和NaOH(俗名火堿、燒堿、苛性鈉,化學名氫氧化鈉)或Ca(OH)2 (俗名熟石灰,化學名氫氧化鈣)放在一起。因為銨鹽和堿共熱會生成氨氣使化肥失效。
碳銨在水中呈堿性反應。易揮發,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。10~20℃時,不易分解,30℃時開始大量分解。我國多數地區主要作物的施肥季節在5~10月,其間平均溫度在20C以上,恰值碳銨開始較多分解的轉折點,施用時必須采取各種防揮發措施。
用途
用作氮肥,適用于各種土壤,可同時提供作物生長所需的銨態氮和二氧化碳,但含氮量低、易結塊;用作分析試劑,也用于合成銨鹽和織物脫脂;用作化學肥料;能促進作物生長和光合作用,催苗長葉,可作追肥,也可作底肥直接施用。
在我國農村,碳酸氫銨是廣大農民使用的一個重要氮肥品種。純凈的碳酸氫銨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17.72%。貯存、運輸過程中,其所含的氮容易揮發損失。為了鑒定其質量和確定田間施肥量,必須要測定其含氮量
操作與存儲
操作注意事項:
操作人員應經過專門培訓,嚴格遵守操作規程。
操作處置應在具備局部通風或全面通風換氣設施的場所進行。
避免眼和皮膚的接觸,避免吸入蒸汽。
個體防護措施參見第8部分。
遠離火種、熱源,工作場所嚴禁吸煙。
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。
如需罐裝,應控制流速,且有接地裝置,防止靜電積聚。
避免與氧化劑等禁配物接觸(禁配物參見第10部分)。
搬運時要輕裝輕卸,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。
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。
使用后洗手,禁止在工作場所進飲食。
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。
儲存注意事項:
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
庫溫不宜超過37°C。
應與氧化劑、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(禁配物參見第10部分)。
保持容器密封。
遠離火種、熱源。
庫房必須安裝避雷設備。
排風系統應設有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。
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風設置。
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設備和工具。
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。
|
|